发布时间:2025-11-07 阅读量:327
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25年“科创中原”行动项目“第十一届中国运筹学会数学规划分会研究生论坛”在河南开封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运筹学会数学规划分会与河南省运筹学会联合主办,河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与河南省应用数学中心承办,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协办。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46所高校的120余位专家学者与青年学子参与,参会单位包括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知名高校。论坛期间,共举办了4场大会特邀报告和46场研究生报告,展示了数学规划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研究动态。
开幕式由中国运筹学会数学规划分会青年支部主任、深圳大学的胡耀华教授主持。河南大学副校长白莹教授、数学规划分会理事长孔令臣教授、河南省运筹学会理事长尚有林教授等领导分别致辞。白莹在致辞中向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并介绍了河南大学在数学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以及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她强调,本次论坛对促进校际学术交流、推动青年学子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并期望各位专家学者能为青年学子提供更多指导和帮助,助力河南大学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孔令臣在致辞中表示,希望与会者能够在论坛中汲取学术营养,碰撞思想火花,为数学规划领域的发展注入青春动力。尚有林结合地方学科发展的需求,鼓励青年研究者扎根应用,服务实践,推动学术成果的转化与落地。




在大会特邀报告阶段,香港中文大学苏文藻教授以“Randomized Riemannian Submanifold Subgradient Method for Optimization over Stiefel Manifold”为题,介绍了流形优化领域的最新算法突破,分享了该领域的前沿研究进展。北京大学的张志华教授围绕“Stochastic Optimization, Stochastic Approximation and Statistical Inference”展开讲解,深入分析了跨学科研究中的核心逻辑及其相互关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夏勇教授的报告以“稀疏表示:先验-后验域变换框架”为题,为信号处理与机器学习的融合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中国人民大学的朱利平教授则结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情况”,为青年学者如何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提供了宝贵的实用建议。每场报告都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学术氛围浓厚,启发了与会者对相关领域的深刻思考。

随后进入了精彩纷呈的研究生分组报告阶段。来自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46位青年学子依次上台进行报告,其中13位报告人表现出色,分别是(姓氏字母顺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陈涵之、大连理工大学的窦宇琪、宁波大学的郝嘉骏、国防科技大学的晋家晨、北京大学的孔博傲、中山大学的彭捷、北京交通大学的沙珊、河南大学的史梦娇、北京理工大学的滕文顺、南京大学的谢博易、香港中文大学的赵嘉宁、北京大学的朱书辰、广西大学的朱琬馨。
会议的闭幕式由中国运筹学会数学规划分会青年支部、中国海洋大学的刘彬教授主持。刘彬在闭幕式上首先对河南大学成功承办本次会议表示衷心感谢,并向所有与会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表达了感谢之情。特别地,他向13位报告人表示祝贺,并鼓励他们继续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随后,中国运筹学会数学规划分会副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的苏文藻教授和河南大学的肖运海教授分别上台,与13位报告人合影留念。两位教授激励青年学子继续深耕数学规划领域,力争在未来的研究中取得更加卓越的成果。
此外,在会议期间,苏文藻教授、张在坤教授、夏勇教授和朱利平教授应邀参加了河南大学的数学文化艺术节,并为本科生们奉献了四场精彩的科普报告。通过这些报告,四位教授不仅向学生们介绍了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数学及相关学科的实际应用,极大丰富了艺术节的内容。

第十一届中国运筹学会数学规划分会研究生论坛在河南大学圆满落幕。本次论坛为研究生们提供了展示学术成果、交流创新思路的平台,深入探讨了数学规划领域的前沿问题,并推动了与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工智能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河南大学通过承办此论坛,强化了与国内学术界的合作与联系,进一步提升了学校数学学科的影响力。未来,中国运筹学会数学规划分会将继续通过论坛等形式,助力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并推动数学规划领域的持续发展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