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 领略运筹帷幄的独特魅力, 提升科学决策的专业素养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NNbxJZ1vx4aYJbX1fxy8Uw 发布时间:2022-10-06 阅读量:38310

来源: 天津外国语大学教务处

◆公开课简介

5月11日下午,《运筹学》课程思政公开课通过线上形式顺利开展。本次公开课由国际商学院教师王淑芬主讲,授课对象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0707班学生。国际商学院新入职教师、骨干教师以及管理工程系全体教师、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观摩。

◆教学效果

本节课程重点讲解最短路问题的应用背景和应用条件、Dijstra算法步骤以及实际应用。通过学习最短路问题及其在相关专业领域的应用,跟随发展前沿,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归纳及抽象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对专业领域的典型事例(小镇消防队的问题、高速公路新建问题、设备更新问题)的讲解和讨论,使学生能够认同学科和专业价值,认清时代赋予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教学实践证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移动式教学、多元互动式教学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在教学全过程中始终贯穿“立德树人”的理念,重构“德融教学”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更便于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此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教学,通过提前发布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在预习时思考和挖掘学习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课堂上再进行讨论和总结,育人教学效果显著。

◆学生课后感言

学生一:老师能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自然地融入思政元素,结合多种教学手段,激发我们的兴趣,使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能够利用所学的最短路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价值;在案例分析中,通过使用真实的社会经济发展数据,提高我们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二:通过小镇消防问题、高速公路新建问题案例分析,我们很快掌握了最短路的应用背景和算法步骤,加深了对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以及党中央英明决策的认识,感觉在提升自己的能力的同时,格局和思维也开阔了一些,增强了参与祖国经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师反思

经过一年多的课程思政建设,本人潜心钻研,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所挖掘的思政元素与课程相关,顺其自然;注重基于专业课程的创新思维;注重突出重点,切勿喧宾夺主;注重实效,做到育人细无声。

本节课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上节课教学内容回顾(10分钟)-导入开篇案例(10分钟)-理论讲授(40分钟)-案例分析(30分钟)。精选有价值和实际意义的教学案例,通过案例背景的讲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同学们学习的动力。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研讨加强互动,通过个人和小组报告、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获得成就感。同时教师充分利用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和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在传授运筹学知识的同时,注重“课程思政”全程育人。

 

◆专家点评

专家一:《运筹学》课程信息量大,知识丰富,深入浅出,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课程能够准确阐述运筹学课程的基本理论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注重及时体现专业新知识、新成果,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尤其是在案例教学的设计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学生能够利用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分析理解相关的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问题。育人成效显著,使得学生在拓展运筹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

专家二: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自然地融入思政元素,结合线上线下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荣誉感与民族使命感,让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学术精神和通盘考虑的全局意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使其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熏陶,培养与塑造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专家三:《运筹学》课程所融入的思政元素实事求是、创新思维、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具有较强的思政温度,注重育人细无声的价值引领及顺其自然的隐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