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6 阅读量:22569
原晋江,1965年出生,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兴趣主要在排序、图论、组合最优化等领域,主要研究排序理论中的计算复杂性、近似算法、在线算法以及图论中的图参数、图结构等。他曾发表SCI期刊学术论文2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霍英东教育奖励基金1项、河南省高校创新团队项目1项、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攻克了排序理论中二十多个长期未解的计算复杂性问题。
原晋江教授在1998年10月获批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99年10月被评为河南省优秀专家;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任河南省特聘教授;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受聘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学科骨干岗位。曾任中国《运筹学学报》常务编委、SCI期刊《Journal of Scheduling》编委、中国运筹学会理事、中国运筹学会数学规划分会常务理事、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
(一) 主要事迹
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组合最优化团队是一支具有三十多年发展历史的研究团队,目前团队教师17人,其中图论方向8人,排序方向9人。原晋江教授是该团队带头人,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图论及组合最优化领域人才教育和培养工作,特别是在NP-困难性证明及算法设计方面颇有经验。近年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60多名,培养博士研究生20多名,出站博士后10多名。他指导的学生活跃在教学、科研等一线工作岗位,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另外,大多数毕业的学生顺利申请到了国家和省部级各种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晋升副教授或者教授等职称。
近30年来,原晋江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在排序论和图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排序论方面,多篇论文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Naval Research Logistics》、《Journal of Scheduling》、《Operations Research Letters》、《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等期刊上。例如,对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的无界平行机在线排序问题,已有文献给出了具有最好可能竞争比为1.618的在线算法。对上述问题,原晋江教授和他的两位博士生分别引入了“无限重启”和“有限重启”的概念,得到了最好可能竞争比为1.382和1.5的在线算法,论文分别发表在《Journal of Scheduling (2011) 14: 361-369》和《Operations Research Letters (2008) 36: 255-258》上。对工件具有截至期、最小化总误工工件数的单机排序问题,给出了一元NP-困难性证明,从而解决了Lawler (1983)提出的历史遗留问题,该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Scheduling (2019) 22: 595–601》上。作为直接推论,这也同时证明了Lee和Vairaktarkis (1993) 提出来的四个历史遗留问题。
在图论研究方面,他曾在《Mathematical Programming》、《SIAM Journal on Discrete Mathematics》、《Journal of Graph Theory》、《Discrete Mathematics》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例如,他和团队成员合作提出了匹配覆盖数的概念并给出了高效的多项式时间算法,该结果发表在期刊《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2014) 147: 499-519》上。此外,他提出了用于揭示完美匹配结构性质的导出匹配可扩图的概念,该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Graph Theory (1998) 28: 203-213》上。
迄今为止,原晋江教授在经典主次指标排序、折衷排序、批处理机排序等研究课题上建立了系统有效的理论构架,研究了问题的精确计算复杂性、近似算法和在线算法,大力推进了排序理论的发展。对于若干图类的导出匹配可扩性、强正常连通性以及匹配覆盖数等问题也进行了系统的计算复杂性分类。同时,他也非常注重将组合最优化问题计算复杂性理论方法和研究技巧在国内广泛推广。近年来,他先后在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推广交流了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
为了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及青年教师的教育国际化程度,推动国际交流水平,原晋江教授一直注重与境外联合进行人才培养。近年来共派出30余人次博士生、硕士生及青年教师赴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和学术访问与交流,联合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同时积极邀请国内外专家在“名师名家讲坛”和“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为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研究生开设运筹学方向学术前沿及科普讲座,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二) 感人故事
原晋江教授早期求学不易。1986年,他考取郑州大学师从林诒勋教授攻读硕士学位;1992年,他又远赴新疆大学师从张福基教授(时任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攻读博士学位。后来,由于张福基教授的工作调动,他又跟随导师一起到厦门大学继续求学。在博士期间,原晋江教授学习刻苦,认真科研,表现非常优异,博士期间的工作有2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科学》上。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一直得到林诒勋教授和张福基教授的鼓励和支持。2000年,他又到了香港理工大学跟随郑大昭(T.C.E. Cheng)教授做博士后,研究方向也从图论转到了排序与调度方向。在博士后期间,他成功解决了排序问题计算复杂性理论中历史遗留的多个未解问题。
自1989年留在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工作以来,原晋江教授一直从事本科生《高等数学》、《线性规划》、《组合数学》和研究生《组合最优化》、《计算复杂性》、《排序论》、《图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他的讲课方式深入浅出,幽默生动。讲课期间,他经常会穿插一些小笑话或者小故事,讲课方式深受所有学生的喜欢。他主讲的研究生课程《组合最优化》吸引了来自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很多博士生前来听课。即使在疫情的三年里,虽然他眼睛不好不能长时间看着电脑工作,但是仍然坚持使用网络授课及开展网络讨论班的方式带领大家学习专业知识和阅读最新文献。在他的指导下,他的多个博士毕业生获得了“河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荣誉。
在生活方面,原晋江教授更是很多人心中的典范。平时他生活简朴,却又非常关心学生们的生活问题,经常帮助生活困难的学生以便他们安心读书。另外,他与他的硕士导师林诒勋教授在一起走路上下班相互扶持的样子也令人感动。林诒勋教授因为年龄较大腿脚不太好,而原晋江教授则视力不太好,他们一起上下班结伴而行,林诒勋教授充当原晋江教授的眼睛,而原晋江教授充当林诒勋教授的拐杖。他们相互扶持的形象一直被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