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9 阅读量:276
4月18日至20日,中国科协第十三期巾帼科技创新沙龙在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举行。本期沙龙由中国科协常委会女科技工作者专委会指导,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主办,由中国运筹学会、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湖南省运筹学会、长沙市女科技工作者之家协办。本次沙龙以"复杂工业智能决策建模与应用"为主题,汇聚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的杰出女性科技工作者代表,以及长城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电力科技创新部等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领域的企业代表共计百余人参会。
19日开幕式上,诸多领导莅临现场并发表致辞。会议开场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原校长、湘潭大学博士导师童小娇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袁亚湘,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瑰曙,中国运筹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戴彧虹,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研究院院长杨超为会议致辞。袁亚湘院士对研究院以及活动筹备团队的贡献表示感谢,并指出,本次活动具有首次落地湖南、首次聚焦数学大学科、首次开启 2025 年系列沙龙,三个“首次” 的特殊意义。同时强调,与会人员要依托长沙工业底蕴优势,聚焦“复杂工业智能决策”核心议题,推动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以平台聚合力、以政策促发展,充分释放巾帼科技人才创新动能。
为期三天的活动,通过院士跨界对话、学术报告、工业场景剖析、智能工厂调研等个环节,聚焦女性科技人才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深入探讨复杂工业智能技术的产学研融合路径。
主论坛上,香港理工大学陈小君教授、吉林大学张然教授、北京大学文再文教授分别以《在大模型具身智能系统中的动态随机多目标双层最优化模型》《从非标准有限元方法到数字轮胎工业软件》《人工智能赋能运筹优化建模与计算》为题作报告。报告围绕相关领域前沿问题,聚焦大模型具身智能系统开发及数学理论突破、非标准有限元方法研究及数字轮胎工业软件设计进展、大模型技术对运筹优化建模与计算的推动作用等关键议题,为相关领域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借鉴。特别是吉林大学张然教授在报告分享中,以女性教育工作者视角讲述了航空轮胎仿真算法项目中如何带领团队在困难中坚守处心,排除万难,最后顺利完成项目的验收交付。该报告引起了在场女性技术工作者的深度共鸣,引起了强烈反响。
活动期间,由袁亚湘院士领衔探讨的“运筹-智汇未来”圆桌主题沙龙成为会议一大亮点,黄云清教授、陈旭瑾研究员、谢资清教授、范金燕教授、宋洁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新质生产力引领工业智能技术创新”展开对话,从数学理论、工业软件、运筹优化等维度探讨技术趋势,共同探寻女性科技工作者发展新方向。
大会同期举行的两场分论坛,聚焦学界与业界双重挑战,直面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现状。专家学者以硬核报告彰显巾帼智慧,以实践方案展现女性在具体场景中的决策智慧和卓越能力。为促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与会人员于20日上午赴湖南中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实地参访,并围绕“女性在智能制造中的角色”展开座谈,以算法优化、人机协同等案例探讨技术赋能产线升级之道。
作为一场以“她力量”为主导的科技盛会,沙龙基于学术研讨、技术攻关、产业赋能三个方面,有效推动了复杂工业智能决策技术的理论突破与场景落地,彰显了女性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