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1 阅读量:1410
2025年8月19-21日,中国运筹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大会在山西太原隆重举行。大会由中国运筹学会主办,中国运筹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师范学院联合承办,中国运筹学会企业运筹学分会、学科交叉工作委员会协办。500余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学生代表共襄盛会,聚焦运筹学理论与应用的创新发展,探讨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
20日上午大会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由学会党委书记、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闫桂英研究员主持。
学会理事长戴彧虹研究员首先致辞,他代表学会向所有参会者以及承办单位表达诚挚感谢。在致辞中,戴彧虹研究员系统回顾了学会的发展历程,并寄语青年学者传承前辈精神,积极在交叉领域开拓创新,努力成长为运筹学科的中坚力量。
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张献明在讲话中介绍了太原理工大学近年来的全面发展,他期待本次青年学术大会能成为思想碰撞的平台,让与会者在交流中激荡灵感,共同书写运筹学发展的华彩篇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数学科学处项目主任何勇教授谈到,多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深刻认识到青年人才对数学等基础科学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及科技强国目标实现的关键作用,在数学与应用数学领域为青年人才提供全方位的科研项目支持;他期待年青科技技要勇于挑大梁、担重任,为运筹学事业发展贡献关键力量。
最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袁亚湘院士为大会送上寄语与期望。他强调,科学研究乃至运筹学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年轻人,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当下,运筹学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好时机。他呼吁运筹学界的学者们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努力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
开幕式后,学术交流环节随即精彩开启。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马志明院士作了题为《与时俱进,水滴石穿》的报告,分享了近年来在推进应用数学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与研究成果;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院士以《AI:无限维问题 VS 有限维技术 — 浅析大模型架构的设计原理》为题展开报告(线上),深入剖析了大模型架构的设计原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袁亚湘院士作题为《人工智能的数学基础》的报告,探讨了人工智能给数学领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南京大学陈彩华教授带来《人工智能算力与算法驱动的优化决策》,深入探讨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算力与算法如何共同作用于优化决策;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张世华研究员的《人工智能与运筹学的交叉融合:机遇与挑战》,剖析了两大领域交叉的潜力与面临的难题;华为公司周兆琦分享《大模型时代的基础软件及其中的数学问题》,从企业视角解读了大模型时代基础软件涉及的数学问题;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刘鸿教授的《极值集合论及其应用》,展现了该理论在相关领域的深刻应用;南京审计大学俞宁教授的《Confucian Game Theory》介绍了富有特色的研究成果。这些报告从不同角度呈现了运筹学相关领域的新进展,与会者收获颇丰。
20日晚,学科交叉工作委员会在迎宾厅组织了管理运筹圆桌论坛。清华大学的肖勇波教授作了题为《如何寻找有趣的研究话题?》的报告。在之后的专家对话环节,肖勇波、吴建军、李勇建、唐葆君、张继红五位从事运筹管理交叉研究的专家分享了论文选题、基金撰写、学术生涯规划等内容,为青年学者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经验。
21日, 26场主题论坛研讨会、30个博士生论坛报告、25个张贴报告以及 24个分组报告以及科协青托人才工程项目和科协博士生托举项目报告精彩呈现。报告内容广泛覆盖运筹学多个领域,集中呈现了该领域丰富的学术成果与最新前沿动态。
作为学会首次举办的青年学术大会,这场为期两天的学术盛宴不仅为广大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展示成果的优质平台,更承载着推动学科发展、培育青年人才的重要使命。它为运筹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必将激励着更多青年学者投身运筹学研究,为我国运筹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为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中国运筹学会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