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煇研究员于1957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应用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1978),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1978),冶金部科技成果奖(1980),中国科学院一等奖(1984),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90)。
徐光煇研究员对中国运筹学会、亚太运筹学会及国际运筹学会的建设、发展、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倾注了极大的精力,贡献殊甚。他长期担任中国运筹学会秘书长(1984-1988)、理事长(1988-1996),亚太运筹学联合会副主席(1985-1988)、主席(1989-1991),国际运筹学联合会副主席(1992-1996)等领导职务。在其担任理事长期间,与同仁们一道、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使中国运筹学会终于在1991年正式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国性一级学会,从此为我国运筹学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徐光煇研究员是我国随机服务系统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引领者,在随机服务系统的瞬态特征、稳态特征、算法、系统逼近以及实际应用诸多方面都做出了奠基性、具有国际影响的一系列学术工作。具体地,在瞬态特征研究方面,徐光煇研究员经过多年的刻苦努力完成对GI/M/n 系统类的一系列工作,获得了系统全部特征如队长、等待时间等统计规律,成为迄今为止对该类系统最完整、最深刻的结果;在稳态特征研究方面,徐光煇与他的学生何启明(1991)首次提出状态逼近法,由此解决了一种重要类型GI/M/1型马氏过程在有限初始向量下的首达时间问题,为求解多种随机模型与网络的稳态分布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在算法研究方面,徐光煇与他的学生袁学明(1994、1995)利用行列交叉截尾技巧,圆满解决了长期未决的带有可数状态空间一般马氏过程的瞬态与首达时间的算法问题;在系统逼近研究方面,徐光煇与他的学生张汉勤(1990)在国际上率先开始了排队过程与网络的强逼近研究,先后完成了对多渠道系统、优先权系统、串联开网络、一般开网络等随机排队系统的强逼近理论的一系列工作,得到了相关随机过程的各种更为深刻的强逼近理论。
徐光煇研究员长期从事电讯、水利、铁路、矿山等关于优化、设计与决策方面的建模、设计、管理等有关应用课题研究,为实际部门提供了决策支持。其中关于矿山过程管理模型的成果,与国际上当时人们普遍使用模型相比、更为完善,计算更为简洁可行。通过大量数据收集,计算机仿真与数值计算,为矿山技术设计与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特别地、徐光煇研究员提出的基于系统原始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随机排队系统,从而进行分析,进而找出优化决策的方法,在国际上领先了相当长时间。时至今日、人们基于数据来建立随机模型还是基本沿用这个方法。
徐光煇研究员培养了一批活跃在国际、国内运筹学领域优秀学者,如:何启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张汉勤(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并于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其专著《随机服务系统》是随机运筹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曾获1990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他主编的《运筹学基础手册》是当今从事运筹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所喜爱的参考书之一。